榮念曾實驗室:拆拆裝裝行行企企與解構建立和反思溝通
榮念曾(Danny Yung)自1970年代從事跨媒體藝術創作,1982年共同創立藝團「進念.二十面體」,四十多年來在逾百個製作中擔任導演、編劇和舞臺設計,至今仍然創作不輟,上月(2024年6月)發表了「榮念曾實驗戲曲」《武生開打》,這個月(7月)下旬將會公演「榮念曾實驗劇場」《悲劇的誕生》。
榮念曾(Danny Yung)自1970年代從事跨媒體藝術創作,1982年共同創立藝團「進念.二十面體」,四十多年來在逾百個製作中擔任導演、編劇和舞臺設計,至今仍然創作不輟,上月(2024年6月)發表了「榮念曾實驗戲曲」《武生開打》,這個月(7月)下旬將會公演「榮念曾實驗劇場」《悲劇的誕生》。
馬會撥款一千五百萬的毛俊輝研創計劃於(2024年)4月19日在屯門大會堂舉行了三年計劃中第二年的期中演出。
多年前第一次看鄧樹榮的《打轉教室》,除了笑意不停,亦深感身體表達的特別魅力。他後來的作品,亦讓我難以抑止地思考背後的美學理念,其對劇場和形體的巧思。
走進劇場,映入眼中是以黑、白及藍色為主調的佈景,一種沉鬱、嚴肅的氣氛撲面而來。女主角白水女就身處伸手可及的前方,穿梭於觀眾之中,以歌聲訴說著她被安排婚嫁的命運。
進念.二十面體(下稱進念)將於5月17日至6月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演出《戲曲金庸.笑傲江湖》系列,包括「折子戲」〈令狐沖夜奔〉、〈東方不敗〉、〈笑傲江湖曲〉、〈獨孤九劍〉和南音〈說唱笑傲江湖〉。
《夢.幻.大劈棺》為戲曲中心「與『小劇場』有個約會」系列節目之一,編劇及製作總監周嘉儀重新編寫「莊子試妻」之事,三場演出各有不同結局, 做法並不常見。從現場迴響而言,演出頗受好評,但製作從文本以至對「小劇場」的運用,尚有不少需要思考之處。
今年(2024)1月12日,筆者於香港大會堂劇院欣賞了由香港作曲家聯會主辦的「傳承 . 美樂之河:香港天籟敦煌樂團音樂會」。適逢今年為香港作曲家聯會成立四十周年,聯會以三場「傳承 . 美樂之河」音樂會作誌慶活動
《憩園》,為今屆香港藝術節中的委約新作品,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本地節目。在七天的八場演出裡,筆者選擇了在中間的第四天晚上的表演。既已演了三場,台前幕後也熟習了場地,在精神體力上,也未到疲累的狀態。
椅子組成了一個開口面向觀眾的半圓形。他們逐一出場,因著身體能力,或快或慢地步向座位,安坐後,耐心的等待,當下一位出場時,行注目禮。在這半圓形之中,他們的視線在同一水平線。而之間的距離,亦讓半圓中的每個人都能看見每一位。
2016年南村千里接觸到一位來自廣島的失聰生還者,對於一個沒有聽覺的人來說,她眼睛看到原爆的一刻是很美麗的 。 在這場災難性的原爆中,她很幸運地逃了出來,但當她回到家時,發現家裡已經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