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人文

為承傳知識添趣:非物質文化遺產繪本系列「童看非遺」評介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宗旨,包括了保護、尊重、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而所謂「非遺」,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遺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

Alex攝影
人文

茶人七十,從心所欲:專訪葉榮枝

初夏暑氣酷熱潮濕,乘地鐵到中環站,穿過空調冷得滲人的太古廣場,搭乘扶手電梯,越過馬路來到香港公園,多走幾步就看見外牆潔白的羅桂祥茶藝館。

(圖五)東涌棋盤石刻,作者提供。
人文

明清海防:香港的所城與炮台

在香港的132項法定古跡裏,有四座是炮台,分別為大嶼山東涌炮台、東涌小炮台、分流炮台和位於鯉魚門外的東龍洲炮台。

人文

鬧市中的靜逸—常霖法師和瑜茶舍創辦人容德如茶禪對談

泡茶相信是不少人的興趣,甚至可能有朋友已經參加過常霖法師的「千人茶禪」,或者到過瑜茶舍品茶。《藝術當下》有幸邀請到常霖法師和瑜茶舍創辦人容德如(Catherine)小姐在尖沙咀星光行誠品書店內的瑜茶舍就「茶禪」進行了對談,讓我們聽聽兩位借茶言道,談及茶禪、藝術、人生。

香港祆教墳場(Zoroastrian Cemetery),又名波斯墳場(Parsee Cemetery),是一個私營墳場,位於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1852年落成,為祆教信徒在香港下葬的地方。香港地產家麼地爵士及立法局議員的律敦治家族均葬於此墳場。(網上圖片)
人文

瑣羅亞斯德教在香港──文化和考古的視野

香港人對拜火教的認識,大概來自於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描述的明教。小說第19回寫道:「說不得和尚同曾阿牛講:小兄弟,我明教源於波斯國,唐時傳入中土。當時稱為祆教,唐皇在多處敕建大雲光明寺為我明教的寺院……」。

人文

留住時空:香港藝術的特藏室

香港特藏室 (Hong Kong Room)位於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下稱 AAA),於2023年3月9日正式揭幕,與公衆共享本地藝術文獻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