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開始較為注重流行文化的歷史保育工作,不論是電影、音樂或文學,都有不少有心人就著過去的重要課題做記錄和研究,可是也有一些範疇比較為人忽略,做相關鈎沉工作的人不多。以流行音樂來說,筆者認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夜總會音樂演奏(以定居香港的菲律賓樂手為主)和同期本地國語時代曲的有關歷史都較少人觸及(當然兩個課題也相關),有必要盡快多做這方面的記錄。因此,黃翠華導演、以潘迪華(原名潘宛卿)監製的音樂劇《白孃孃》(1972年)為題材的紀錄片《白孃孃:一朵遲桂花》自然成為這個範疇難得的歷史註腳(為行文方便,下文中,「《白》劇」意指《白孃孃》音樂劇,「《白》片」意指《白孃孃:一朵遲桂花》紀錄片)。該片去年完成製作後,過去一年間曾在多個場地安排過十多場放映,相信日後還會有類似的放映機會。
說起潘迪華,相信對她有較深刻印象的歌迷,大概都年屆70或以上。現年50至60多歲的一輩,很可能只依稀記得她曾在無綫電視的《歡樂今宵》和其他音樂節目表演過,對她的歌曲,以至《白》劇,都不甚了了。不過,即使是新一代的文藝青年,對潘迪華的印象也很可能比對其他同期國語歌手來得深,因為她近年依然活躍,包括在1990年代至2010年代曾演出多部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王家衛導演的《阿飛正傳》(1990年)和《花樣年華》(2000年)。她最後一次公開歌唱表演在2015年,當時已年屆85歲。歌手黃耀明在2011年的《明日之歌廳——黃耀明唱顧嘉煇》音樂會上,也曾向在座的潘迪華致意和翻唱她的名曲,可算向較年輕的樂迷推介了她。到了去年,甚至有策展人以潘迪華的一生為素材,組織了名為「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的多媒體展覽,過程中她也有參與共同策劃。
潘迪華雖說是國語歌手,但其實頗具國際色彩:她早期最為人熟知的歌曲是印尼民謠《梭羅河畔》的英文版(Bengawan Solo,1963年);她曾在歐洲和中東巡迴演唱,包括於英女王御前獻唱《My Hong Kong》;1964年,她成為第一位與英國EMI唱片公司簽約的香港歌手,也曾經灌錄過不少改編自英文歌的歌曲。大概正是這份濃厚的西方味道,促使她萌生這個想法:為甚麼在西方大行其道的音樂劇(musical,或稱歌舞劇)從來沒出現中文版本?她因此決定創作一部國語音樂劇,在香港上演。她接觸從美國進修音樂回港的顧嘉煇(他正是60年代出身於夜總會樂團的),雙方一拍即合。
即使未看《白》片,單看表面資料,也已經可以肯定潘迪華這齣音樂劇別具野心:套用西方的藝術形式,卻並不改編現成的西方音樂劇,起用原創的新劇本,故事取材自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白蛇傳》,但又不用這個原名,改名為《白孃孃》;樂曲也全部是顧嘉煇的新創作──作為香港首部原創華語音樂劇,《白》劇力求中西合璧、銳意創新的理想昭然若揭。
《白》劇1972年在樂宮戲院上演60場,1974年再在利舞台上演13場。遺憾的是,該劇並沒有任何舞台演出片段遺留下來,讓後世可以深入了解其內容。不幸中之大幸,《白》片不單搜尋到不少當年《白》劇的剪報和照片、訪問了潘迪華和多位台前幕後的參與者,更輯錄了前無綫電視《歡樂今宵》監製蔡和平收藏的《白》劇歌舞場面片段。雖然這些片段並非真實舞台表演的紀錄,而是在電視台錄影廠攝製的,有攝影機的運動,但是配合片中的訪問,還是可以讓我們了解到《白》劇的一鱗半爪。
從中我們可以推測,《白》劇無疑糅合了中國和西方的藝術元素,但各個環節的實踐方式或中西比例卻有所不同:服裝理論上當然是中國古裝,不過服裝設計唐書琨也摻雜了現代的色彩和視覺元素;舞蹈是套用了中國舞舞步的現代舞;音樂倒是比較西方的,部分樂曲更加入了一點70年代搖滾樂的味道。當然,說到劇本、舞台上的編排、演員的表演,以至全劇的整體水準等,則是現在已沒有足夠資料可以追溯的了。
按照《白》片的內容,當年對《白》劇的評論大概譭譽參半,甚或可能譭多於譽,票房很可能也不算理想。潘迪華在片中表示,由於排練時要解決的問題太多,首幾場表演有不少出錯的地方,評論和觀眾因而留下負面印象,即使後來表演水平提升,也未能扭轉大眾的觀感。前廣播處長張敏儀則認為,《白》劇未能獲得認可,只是因為超前於時代,當時的觀眾未能接受這樣前衛和實驗性的劇作。正如上文所述,《白》劇真正的成敗,在超逾50年後的今天,實在已難以再作任何有意義的參照和評價。
觀看《白》片也令筆者興起在這部音樂劇以外的一些感想。首先,《白》劇的歌曲很可能是顧嘉煇(作曲)與黃霑(填詞)首次大規模的合作。雖然劇中歌曲是國語歌,小部分歌曲由其他人填詞,但是可以視作「煇黃」兩人合作的早期脈絡,其中《愛你變成害你》成為了經典名曲。將這些歌曲跟日後兩人在廣東歌全盛期(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的作品比較,會是相當有趣的研究課題。
另一點值得探究的,正是潘迪華原先提出的問題:為甚麼香港沒有原創的華語音樂劇?如果撇除較小型的作品,大規模、有歌星或影星擔綱的商業製作,從《白》劇開始計算,過去50年間屈指可數,例如有羅文製作和主演的《白蛇傳》(1982年,粵語,有別於《白孃孃》)和《柳毅傳書》(1984年)、張學友製作和主演的《雪狼湖》(1997年首演)等,商業上最為成功的,可能要算是《麗花皇宮》(2001年首演,改編自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反而不甚商業的本土音樂劇創作,過去20多年間倒有一些較為成功的例子,包括《遇上1941的女孩》(1993年首演,演戲家族)、《頂頭鎚》(2008年首演,香港話劇團)、《奮青樂與怒》(2017年首演,香港培正中學)和《大狀王》(2022年首演,香港話劇團)等。大型商業的華語音樂劇在香港是否真的「水土不服」?日後會否有這類作品叫好叫座?都值得有心人進一步探究。
《白》片導演黃翠華透露,她跟潘迪華拍攝的訪談內容,除了談論《白》劇外,還包括潘憶述自己一生的事跡,內容足以製作成另一部紀錄片。筆者相信,將潘迪華的個人傳記紀錄片與《白》片並列,讓觀眾一同觀賞,甚或將兩部片合併成一部,內容會顯得更為立體,值得大家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