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爺碧泉是香港藝術的膽

禪 (夏碧泉版畫)
禪 (夏碧泉版畫)

最近香港饒宗頤文化館展出一幅夏碧泉的版畫,一個禪字躍然紙上,背景是不算複雜的條紋。由於那是寶蓮禪寺藏品中選出來的,展期完後便收起來,未必易再看到,故在此一提。又見作品左下角沒註明印數,只寫上A/P,亦即藝術家自存的 Artist Proof 版本,其他印張有多少、誰家藏了都不清楚,要觀賞就趁今次看看吧。

不過本文重點不是談這單一作品。夏爺(碧泉)的創作很多,他堪稱是個「香港現象」,反而值得多寫幾句。

夏碧泉
夏碧泉

以下先為不算太熟夏爺的讀者略作介紹。夏碧泉1925年在廣東江門出生,1949年移居澳門。這兩地方都跟香港甚有淵源,百姓互相來往頻繁。他自1957年定居香港後便以手工藝為業,「手作仔」支持了生計,並鑄造他的藝術世界。夏爺的藝術歷程十分精進,真是窮一生之力創作。初時做竹木雕塑,再而是版畫、攝影,晚年多了現代水墨,不斷尋求突破。

夏爺很「在地」,手作不斷,沒有發表什麼偉論,這與他沒有受過正統藝術教育有關吧!可以說,其藝術就源於在香港的生活,以及眼觀世界的消化。

夏爺通往世界藝術之路算是頗為簡單。他花自己的錢購買很多藝術書籍,閱讀吸收,然後放在家裏。他離世後,點算起來家藏畫冊就有千餘本。更讓人珍視的是夏爺親手做的藝術資料剪貼,凡二百多部,內有大量照片。他竟然一手自建了一個不算小的香港藝術資料館!怎樣說呢?夏爺沒有讀過博物館學、沒有藝術史訓練,但他是一館之長,所整理的史料價值無法估計。

夏碧泉家
夏碧泉家

夏碧泉2009年過世,得年84歲,除了上述資料外,遺下作品700多件。幸好香港人沒有忽略夏爺。香港藝術館2011年5月舉辦了《非常藝術家—夏碧泉傳奇》展,有夏爺80多件作品,來自一生不同階段,從中感到他真的喜歡這地方。策展人把展場裝置成土瓜灣舊區街道,凸顯藝術家的創作源於生活。

亞洲藝術文獻庫也很「識貨」(慧眼識珠也)。夏爺不在後,家人按他意願原封不動保留工作室一事一物。文獻庫在2013年找到夏爺的家人,定下了檔案研究計劃,有序地把工作室的庫存,移到文獻庫在火炭工廈設立的項目室,為原工作室的600多箱物品分類整理。(夏碧泉檔案先導項目2014–16)

看來夏爺甚有先見之明。他多年來的龐雜收藏,要自己處理已近乎不可能。他把到過的展覽用相片留下,也會把街上拾回家的東西變「再創作」。這些紙箱裏,載滿了香港的藝術史材。(夏爺早於1960年代起收集香港藝術展覽和活動資料,包括很多場刊和印刷記錄;1980年代起拍攝了3000多場藝展。)

書籍剪貼 (夏碧泉)
書籍剪貼 (夏碧泉)

夏爺是個多產和多元的道地藝術家。初出道時以創作木版畫為主,其後廣涉雕塑、書法、繪畫、攝影和混合素材。他愛書,喜在書籍上剪貼,以創作和書本內容互動。先導項目整理了拼貼書逾300冊,拼貼可說時夏爺最早最獨特的藝術創作,但知之者不多。

上世紀70年代,夏爺參加香港仔中心雕刻設計比賽,憑《艷陽帆影》勝出,作品長期置於香港仔廣場中央。他是首批在公共空間展示作品的本地藝術家之一。現時香港多處可見公共藝術裝模置,當年那批藝術家就是拓荒者。

艷陽帆影 (夏碧泉,1970年代)
艷陽帆影 (夏碧泉,1970年代)

時光速遞把夏碧泉的藝術送到2021年。大館的「藝術不夜館」以《留念》為題,四月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帶來一場音樂會兼分享會。作詞人、學者周耀輝與唱作人王嘉儀合作,創作了六首歌曲。音樂靈感來自PageNEXT六位成員圍繞夏碧泉檔案創造的六件作品。這些作品涉及隱密、好奇、了解,信心、命運和自身等主題,邀請觀眾和聽眾發現自己所念,喚起各自留下的記憶。這樣,一個活躍於上世紀的藝術家就跟今天的我們再次聯系起來。

這篇文章本意在突然看到夏碧泉一件作品孤單地出現之後,禁不住想重新喚起大家對這位藝術家的留意。就只而已。但想到大家可以對夏爺並不熟悉,於是在上面略談了他的江湖地位後,在往下說說他的藝術風格。

筆者縱使刻意避免援引別人說過的話,但深感至此讀過有關夏爺藝術風格的評論,再沒比何慶基多年前在《信報》(2011年6月30日)談得更言簡意賅了。何生說,這批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現代藝術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可以說是本地現代藝術第一代。怎樣為他們在本地(香港)藝術史裏定位,確是重要的議題。

何慶基坦言分析夏爺的藝術並不容易,為他在本地藝術史定位更難。「夏爺勇於嘗試,產量多變幻多而不穩定,有些作品我很喜歡,也有我認為是不成功的。」說得很直率。

當時西方現代主義文化已進入香港,本地藝術工作者背著中國文人藝術的傳統,正在嘗試回應。

筆者認為,夏爺藝術源於自學,少了一些束縛。他從觀看街頭工藝,到嘗試搞自己的藝術創作,一直努力探索不斷。

何慶基的文章,把夏爺置於同代那一批現代主義藝術工作者當中,直說他不屬同一類別。這點筆者也是贊成的。當時文化圈中的活躍精英,有呂壽琨、龐耀鼎、王無邪和韓志勳等人。夏碧泉確是不同的。何慶基說他「在邊緣另闢途徑」、「顯得草根簡率」、「從技術、純形式主義角度來看,他的作品水平參差」,然而「天真嘗試」、「逗人喜愛」。何的文章有比較仔細評論了夏爺作品的造型、符號、物料、意趣,以至裝裱方法。由於本文並非藝評,便不多說了。推薦讀者上網找來看看。

不過仍有一點值得一提。何慶基直說在他眼中,「夏爺是個稚樸藝術工作者(naïve artist)」。何文又說,「或許夏爺不會贊同我的看法」。讀者請閱讀何文,同時觀賞夏爺作品,自己作個判斷。

寫到此,還應有一點再交代好。筆者因看到孤懸在饒館的夏爺「禪」版畫紙本而想到為藝術家補上幾句。其實一個多產藝術家只有一件作品獨自進場也沒有甚麼。而且夏爺又總是那麼獨樹一幟。

墨韻甲骨文 (夏碧泉,2003)
墨韻甲骨文 (夏碧泉,2003)

要觀賞夏爺作品,最近還有今年七月在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廳) 2開始的「漢字近城韻 – 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夏碧泉的作品是「墨韻甲骨文」(2003)水墨設色紙本立軸。在芸芸眾名家如馮康侯、羅叔重、曾廣才、區大為、葉愷、康錦騰當中,他還是那麼特別:作品並非純粹書法,而可說是書法創作,也可說是以文字結構為基礎的平面造型藝術。設色則在黑白以外,有淡淡的紅彩。

這就是夏碧泉。夏爺是香港藝術界的「膽」,一直很有勇氣地創作,更把這份膽量一箱一箱的留下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