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Navigation

Event Views Navigation

Today

「回眸琴韻二十載 」定光琴2021個人藝術展

Venue: V54 駐留大宅 Art Residence (香港跑馬地山村道54號 Hong Kong

尋找人生的不同意義,可說是前駐留藝術家定光琴(Mediha),過去二十年創作上的探索主旨,分別長居於英國及香港的她,在年齡與經歷的滋長下,心靈迎來各種不同的衝擊與覺悟,反映在是次展覽中七個不同系列的畫作中,讓觀眾透過作品的用色與技法,走進她的藝術視界。 展場亦擺放了由藝術家設計多款紀念手提包,讓觀眾把藝術作品化為生活點綴,凡於展覽期間購買藝術家作品,所有收入將有兩成捐贈予本局「社區青年藝術計劃 」,繼續支援及推行青年藝術活動。 協作伙伴:Blink Gallery 鳴謝:I Support Water (贊助開幕飲品) 攝影:Jason Wong 👉 「回眸琴韻二十載 」定光琴個人藝術展 即日至28/5/2021 (週一及二休息) 預約入場 https://forms.gle/mAmeAAZDHWXrarKc7 延伸節目:音樂X藝術 - 女性藝術家分享會

「療癒|發現 · 林二汶歌曲中的· 我」藝術工作坊

以心理學和表達藝術治療角度切入,從林二汶的歌曲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你有自己一套 有得有失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接近崩潰 總有歌來給你暗示」 這個時代,或許我們都需要廣東歌 提示我們「記住明白然後承認誰是我」 不要等下一刻 「可以擁抱時 就要擁抱 」 就算不會扭轉世界,相信善良 相信「抬頭尚有天空 敲不碎」 課程內容 每節課堂以林二汶的歌為中心,從心理學和藝術角度在歌曲中探討不同主題: 第一節《你有自己一套》+《我變成我》- 何謂勇敢做自己?從靜觀中感受當下的自我; 第二節《再聚》- 打破總是「失去後才懂珍惜」的定律; 第三節《最後的信仰》- 如何憑著信念面對世界轉變; 以藝術活動(簡單畫作、拼貼、創意寫作)表達和尋找自己在歌詞中的感受,洞察如何與自己好好過活 *藝術活動不需任何繪畫或寫作經驗、不需熟悉林二汶歌曲,有興趣發掘歌曲中的內容便可 **活動不包含詳細歌詞分析 日期時間:5月21日,5月28日及6月11日 (星期五)7:30 - 9:30pm 收費:HKD 900 (包括材料,可查詢報名個別節數) 導師:Dawn & Clarie - 澳洲、紐西蘭及亞洲創意藝術協會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地點: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L7-01 人數:名額8人  

大型原創舞蹈詩《山水》香港舞蹈團

香港文化中心 大劇院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香港, 香港

香港舞蹈團與中國山水畫邂逅,取墨下自然為素材,以舞蹈藝術搭建一方跨越時空的精神世界。舞者的身體是點、是線、是筆尖的 一抹蒼潤;是韻、是律、是心靈美感的關照。奇幻靈巧,且元氣淋漓;心有萬象,而物我兩忘。 日期及時間 2021年5月21日 ‑ 22日     下午7時45分 ‑ 9時 2021年5月22日 ‑ 23日    下午3時 ‑ 4時15分 地點:  香港文化中心 大劇院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活動詳情:   www.facebook.com/hkdance1981

馬勒樂團樂師的故事- 第三章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徇眾要求,馬勒樂團將於五月加推由弦樂、木管、銅管小組與觀眾分享的《馬勒樂團樂師的故事 • 第三章》! 由馬勒樂團樂師組成多個室樂小組,為大家演奏多首室內美樂,藉此拉近樂師與觀眾的距離,告訴你關於《馬勒樂團樂師的故事》。 ——————————————————— 《馬勒樂團樂師的故事 • 第三章》 日期:2021年5月21日(五) 時間:下午8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200 正價 $180 凡購買正價門票4張或以上,可獲9折優惠 $150 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及綜援受惠人可獲75折優惠 !早鳥優惠! $176 5月7日或之前登記購買正價門票可享有88折優惠 小提琴 - 沈庭嘉 | 陳劭楠 | 戚耀庭 | 周業瑋 | 徐敏敏 | 林宇峰 | 李威霖 | 張斯揚 中提琴 - 姚詠瑜 | 龍君蔚 大提琴 - 李嘉朗 | 袁乙熙 豎 琴 - 何靜文 長 笛 - 謝永鈺 …

「On the road」Stella Lam旅行插畫展

插畫家Stella Lam展出多張手繪原畫,作品圍繞在外旅行的種種,亦會為展覽設計獨有產品。適逢大家幾乎兩年不能出國旅遊,希望是次展覽能慰藉大家悶悶的心,於美美的花舍靜心欣賞帶大家通往外地的作品。 Stella預告將會於展覽時段星期六駐場(詳情可留意她的Instagram最新消息! /),到時候,將會有即場似顏繪呢!!

「本來無一墨」展覽

藝穗會 陳麗玲畫廊 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 香港, 香港

著名現代水墨畫家馮永基二十三位水墨課程學員,將於五月底在藝穗會畫廊舉辦聯展。 是次展出作品,涵蓋由傳統衝破現代的嘗試,亦有從二維轉化三維的面向 ; 展場佈局凸顯和諧中呈現自我,大合奏成共融空間的水墨樂章。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上午11時 ‑ 下午5時 (6小時) 2021年5月28日 ‑ 31日 (每日) 上午11時 ‑ 下午7時 (8小時) 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上午11時 ‑ 下午3時 (4小時) 展覽查詢 9218 1266 場地查詢 5616 1233 (WhatsApp) [email protected]

Blue Valentine — Stephanie Ng個人展覽

PRÉCÉDÉE藝術空間 》九龍油麻地上海街304號 九龍油麻地上海街304號, Hong Kong

水墨的筆觸和線條掃開了厚密的情緒,剎那綻裂的慾念,混亂的夢染上了層層的藍,被水化開了的焦慮又匯聚,忐忑不安地顫抖的感受漫延成一條條深淺難分的線,劃破。 畫家以 “Blue Valentine” 表達站在脆弱關係前的不安和慌亂。Valentine所指的並不是情人,是包圍著人的,藍。

Climate Change & The Housing Problem – SurrealHK個人攝影

外國記者俱樂部 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 香港, 香港, 香港

Tommy Fung(SurrealHK),於2016年從委内瑞拉移居香港。Tommy從2017年起開始在社交平台分享他的攝影作品,已在Instagram有十多萬粉絲。是次展覽以「Climate Change & The Housing Problem」為主題,作品讓大眾關注香港的氣候變化及房屋問題,題材多為香港人熟悉的景物、如IFC、 獅子山,彩虹邨及華富邨,他用色彩和影像,再加上Photoshop的視效突顯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四季天氣變得極端,以及香港房屋分配問題嚴重。  

賢日子Ian Chan Fanart Show

D2 Place 荔枝角億利工業中心310室(D2戲院對面), Hong Kong

展出由水彩畫家Cha cha繪畫的Ian畫作,以及將於現場作水彩繪畫示範 Cha.cha.painting簡介 平面設計師及郵票設計師,喜愛水彩,更喜愛Ian,是Ian的Hellosss,期望以畫作令更多人認識及喜歡Ian。  

「陶氣」2021 新會員聯展

同一種泥,不一樣的感覺;同一工具,不一樣的效果;同一温度,不一樣的窯燒結果。 這就是陶 。這就是陶氣展 21 位不同藝術背景和美學觀的陶藝家,一同參加 2021 年的聯展。 21位陶藝家都是2013年至2021年期間加入香港當代陶藝協會成為會員。是次展覽主要展示香港當代陶瓷藝術原創作品。展品包括陶器、雕塑和裝置藝術。 「陶氣」2021 新會員聯展 開幕儀式:      7月3日下午2時 地點:             藝廊入口對外中庭 將舉行簡單而莊重的迷你窯點火儀式,歡迎大眾參觀。 7月3日至4日將有4項不同的陶瓷活動:學術討論、陶藝心理治療、成人和兒童工作坊,以及手工製作的迷你柴窯燒製示範。 歡迎公眾參加   參展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 Monica Chan 陳智游 Priscilla Chan 陳宜貞 Yolanda Chan 陳玉蘭 Reed Cheng 鄭明輝 Ryan Cheng 鄭禮仁 Cheung Man Ho 張文豪 Solan Chiu 趙素蘭 Blanche Ho 何敏儀 Ryan Hui …

「童年」陶藝特展

Artspace K 香港淺水灣道 109 號影灣園商場G105-106, 香港, 香港

Artspace K 將於2021年7月8日至10月3日舉辦「童年」陶藝特展,邀請三位臺灣知名藝術家陳景亮、李金生及唐壽南,展出共35件精湛陶藝作品。 陳景亮,以物質寫實風格表現主題,展現出超凡的寫實能力和燒窯技術,具有迷惑觀眾眼睛的魅力,更是視覺的極致挑戰。作品能牽引著觀眾回憶起童年那段時光與場景,尤其等身大小的小學課桌椅作品,他在課桌椅桌面上刻出學生們塗鴉的刻痕、木頭與鐵釘經過歲月洗禮腐朽的樣貌,以及將木工榫接組裝方式製作出來,細節面面俱到的呈現在陶藝作品上,細膩的創作令人驚嘆。 李金生,2014年因心肌梗塞送醫治療,雖救回一命,但卻重度失憶與失智,無法繼續創作,今次展出作品也是他生病前完成的童年系列作品,也是近年來難得一見他的作品展出。他的「童年系列」,以寫實的創作風格表達出自己兒時的生活記憶,捏塑出充滿童趣的作品,透過混合不同陶土,高溫燒製將陶土低調、樸素的質感顯現,將孩童穿著制服純真無邪、羞澀的表情,赤腳玩耍歡樂的景象與氛圍發散出來,因此,作品很自然地喚起觀眾的童年,讓人嘴角和心情不自覺隨之上揚。 唐壽南,是一位童書插畫家轉換投入藝術創作,從平面到立體,創作內容是他的童年記憶,也是大家的童年記憶,運用相同元素來喚起大家的回憶,代表一個時代感。創作主題是鐵皮玩具,他著迷於鐵鏽,因為把時間刻畫出來,他嘗試以陶土創作,將鐵皮玩具外型作為基本塑型,再利用深色陶土及配合薄釉使作品透出土色,燒製後讓鐵皮斑駁鏽蝕的質感呈現更逼真,陶製鐵皮玩具作品完成,讓每一位觀眾驚豔,也讓每一位想起兒時最愛的那一件玩具。 三位藝術家的作品都運用了陶土所蘊藏的溫度,試圖將童年的回憶喚醒,讓每一位觀眾重溫童年那份天真無邪的美好時光。 展覽期間 Artspace K 將舉辦特展相關講座,藉此增加觀眾們對展覽內容、創作媒介與藝術家的了解。

Marlon Mullen 首次香港個展

MDC Massimo De Carlo 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320室, 香港

MASSIMODECARLO 正舉行美國藝術家 Marlon Mullen 展覽。 Marlon Mullen 1963 年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里士滿,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和表達性失語症。他自1986 年一直在 非牟利的NIAD 藝術中心工作 他通過繪畫找到與外界互動的方式—經常用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筆觸,臨摹藝術刊物、拍賣目錄、以及藝術家專著的書頁。他習慣將畫布平放在桌上,俯視畫面,用丙烯顏料在畫布以自然混合的獨特方式重現文字。他不善口語交流的缺陷轉化為創造文字的力量。他對條形碼也很著迷,他繪製雜誌封面時,條碼中平行的黑色標記便成為主導色。 Marlon Mullen 在香港的首次個展展現了 2014 年至 2019 年的一系列作品。其最新品 “Untitled” (2019) 曾於 2019 年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SECA 藝術獎展覽展出 。 Marlon Mullen 的作品曾參與許多重要群展,包括:SECA藝術獎展,SFMOMA,舊金山,加利福尼亞(2019年);惠特尼雙年展,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紐約,紐約(2019 年);WAY BAY 2,加州伯克利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太平洋電影檔案館(BAMPFA),伯克利,加利福尼亞(2018年);AFFINITY,北加州藝術博物館,奇科,加利福尼亞(2017年);UNDER ANOTHER NAME,哈萊姆工作室博物館,紐約,紐約(2014年至2015年);CREATE,BAMPFA,伯克利,加利福尼亞(2011年)。 藝術家也曾於2014年獲得WYNN NEWHOUSE AWARD。 其作品被各大博物館收藏,包括: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加利福尼亞;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紐約;伯克利藝術博物館,加利福尼亞;亞特蘭大高等藝術博物館,喬治亞;ICA邁阿密,佛羅里達;波特蘭藝術博物館,俄勒岡;RISD 博物館,羅德島;哈萊姆工作室博物館,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