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館再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展《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記得2014年及2018年敦煌展之精彩,可以不用舟車勞頓就能遊歷千里之外的文化寶藏,一期一會,必須珍惜難得的因緣。
敦煌是個充滿歷史的地方,位處青藏高原北部邊緣、河西走廊的西端,黨河穿越境內,兩岸有綠洲,是漢地與西疆之咽喉之地,古稱瓜州。自春秋時代開始,此地已是兵家勢力要塞,西漢時改稱敦煌。張騫通西域後,開通了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絲路重鎮,經幾度時代更替,唐朝時再改稱沙州,清乾隆時復稱敦煌。現敦煌市是甘肅省酒泉市的縣級市。
敦煌石窟包括:位於敦煌市東郊的莫高窟(千佛洞),共有735個洞窟、位於敦煌市西郊的西千佛洞,共有19個洞窟、位於瓜州縣的東千佛洞,共有23個洞窟、位於瓜州縣,原安西縣的榆林窟,又稱萬佛峽,共有41個洞窟、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5個廟石窟,共有5個洞窟,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莫高窟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石窟內的壁畫及塑像穿越時空,融合了各朝各代的人文風俗及宗教信仰,演繹着豐富的歷史紀錄。
敦煌蘊含如此豐富廣博的內容,要將之設成一個展覽,實非易事。從展場入口的數碼展示觀無量壽經變,沿路線展出的敦煌歷史、多元化的小型塑像珍貴文物、臨摹絹畫等,以創新科技元素的展示及多媒體解構細節,有如行走在一本數碼化的藝術雜誌中,令人在有限的時間,欣賞到重點展品及當中的意涵。一比一複製的榆林窟第25窟,與浸沉式展示的數碼青山綠水(圖1),現代與古代穿越交錯之間,如幻如真。
位於五館的展覽以孝為主題,且稱之為「孝館」,入口處的動態展板,以小篆字體呈現由「巳」到「耄」,最後組合成「孝」字的動畫片段(圖2),筆者非常欣賞這種以科技創意動畫結合古代文字與文化交融。館內數碼展示出自莫高窟第17窟北宋《報父母恩重經變》絹畫(圖3),娓娓道出佛教中的孝道;兩旁分別展示中華傳統的孝道思想(圖4)及佛教的孝道。
在中國有儒、釋、道三教,儒家及道教乃本土宗教,佛教則起源喜馬拉雅、尼泊爾地區,風俗文化與漢土的差異,如出家修行,辭親割愛,與中華文化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相矛盾。正如所有外來或新的思想及宗教一樣,佛教傳入漢土之初亦引起重視傳統的人士所非難,經過積極與傳統倫理思想融合,加上得到皇室的支持,譯經建寺,逐漸受到漢人接受,並落地生根。佛教經典中有闡揚孝道的經典,譬如:《地藏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心地觀經‧報恩品》、《菩薩睒子經》、《孝子經》等,常可以看到佛教的孝親報恩思想。佛教孝道展場中展出參考了莫高窟302窟隋代及299窟北周時期壁畫《佛說睒子經變》(圖5,6),及榆林窟19窟五代時期的壁畫《目連救母變相圖》(圖7,8)原型製作的線描動畫,令深奧的佛經及壁畫,變成可愛易明的數碼卡通。
《佛說睒子經》是其中一個記載釋迦牟尼佛成佛前多世修行的事蹟(《本生》故事),講述佛陀有一世曾是一位侍親至孝、篤信佛法、奉行十善的修行人,名叫「睒」。仁慈孝順的睒,帶著雙目失明的父母到山中一起修行。一天睒披著鹿皮到河邊取水,卻不幸被山中打獵的迦夷國王誤以為是鹿,一箭射死(圖9)。睒子的父母悲痛不已,睒子的孝行令迦夷國王深感後悔,同時亦感動護法龍天,梵天下凡令其復活(圖10)。
《目連救母》源自《盂蘭盆經》,據學者考究,榆林窟19窟甬道北壁的目連變有11個情節:1、父母雙亡; 2、守孝寫經; 3、天宮尋父; 4、母下地獄; 5、地獄尋母(圖11); 6、驅渡奈河(圖12); 7、驅向地獄; 8、五道將軍; 9、地獄酷刑; 10、變成凈土; 11、畫面模糊,內容待考。此變相圖情節比《盂蘭盆經》豐富,乃是當時以通俗文字,將經典的內容故事化,如小說般令人更易理解,稱之為「變文」。過去限於知識,將佛經以壁畫演繹,今天限於時間,將壁畫以科技創新。法門縱使迥異,目標卻是不二,若說石窟中的經變壁畫是為了讓大眾明白佛經的意涵,今天展場中的多媒體動態演繹,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傳統與現代,敦煌與香港,不一不二,敦煌盛世之千載情緣,古今流傳。
參考資料:
趙曉星:〈【大美敦煌】敦煌莫高窟的睒子本生故事画〉,敦煌研究院。
王惠民:〈敦煌石窟中的目連變〉,敦煌研究院。
于向東:《榆林窟第19窟目連變相與〈目連變文〉》,《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1期(總第47期)。
星雲大師:〈佛教與孝道〉,佛光山文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