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可以抒發情感,怡情養性。感覺心理不健康,或受情緒困擾的時候,是不是聽聽音樂、畫下畫,寫下字…….就可以自我療癒 ? 獨自藝術創作與參與藝術治療有何分別? 藝術當下訪問了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和註冊藝術治療師黎家傑博士 ( KK ) 淺談表達藝術治療。
甚麼是表達藝術治療?
KK : 表達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是一門綜合心理學、美術教育和人文科學的專業學科,根據案主的需要而選擇不同的藝術媒介/形式,引導案主連結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在過程中提升自我覺察和表達情感,並發揮創造力去回應和塑造世界,讓他們更具創意地回應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挑戰。
表達藝術治療和藝術治療兩者分別不大,藝術治療主要使用視覺藝術作為媒介,而表達藝術治療則會運用視覺藝術、詩詞、音樂 、舞動 和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
有精神病、情緒困擾或情志問題,才需要表達藝術治療 ?
KK : 有人說藝術是一種解決方案或治療方案,我更相信「藝術是探索的媒介」。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去探問生命。
當我感到不安的時候,我會舞動,在舞動的過程中探究一下我的不安是來自甚麼? 是童年經歷,是社會環境所致? 還是為將來而不安? 從另一個角度看,藝術能夠提高我們的覺察力。有了覺察,就會選擇怎樣去應對。我希望參加過我們工作坊和課程的人都能夠掌握這探索的能力。
我和學員不時舉辦以公眾為對象的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以衣食住行等貼地主題切入,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和認識表達藝術,讓自覺心理不健康的人學習自我關懷,學習找資源和汲取養份去成長和轉化。沒有情緒困擾的人可能純粹因為好奇而參與。拿走「治療」兩個字,「表達藝術」可以被視為一種預防式的身心靈保健,參加者有朝一日有需要時也懂得一點自助方法。
我們六月份將舉行慢活靈魂表達藝術治療祭 (Slow Soul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Festival) ,我和插畫師含蓄,藝術家白雙全會分別帶領工作坊,讓參加者學習照顧自己,躺下休息,繼而再重新起來,以五感感受和感應生活和身邊事物。
你是怎樣接觸表達藝術治療的? 與個人經歷有關嗎?
KK: 廿多年前我從事廣告及創意行業,因緣際會參與了「創意通識學習」計劃,到中學推廣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和創意的教學活動,這經驗引起了我對啟導式教育的興趣。
接觸藝術治療,是因為抑鬱症和成癮問題的個人經歷,我由藝術治療的服務使用者,變為學生,再後來成為治療師和教育工作者。最初是為了幫自己,在學習的過程梳理自己的情緒和思想。那是「回家」的過程。連Home也不知道在哪裡,又怎樣做homework呢?
為何選擇表達藝術治療的培訓工作? 有何抱負?
KK: 我約二十年前開始從事臨床表達藝術治療,八年前曾經為香港大學的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擔任榮譽講師。我受訓於瑞士的歐洲研究院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其創辦人Paolo Knill將表達藝術治療培訓帶到歐洲及北美等地,並積極推動感知互動表達藝術工作。我想將他的教育理念帶到香港,於是創立了自己的培訓中心,銜授歐洲研究院的表達藝術治療碩士班及研究生課程。
除了個案分析和帶領技術的訓練,我們會協助治療師用創意藝術去探討及整合個人成長,以至用 老子與莊子思想作督導。中國幾千年前就講身心靈連結,天人合一正是現今西方講的整全健康概念。古人的藝術創作講求意境,那就是將個人的情感和思想投入作品裡,一邊彈琴一邊作畫。我的博士論文就是探討如何將莊子思想融入表達藝術治療。
我們舉辦的工作坊都由學員負責設計和帶領。例如早前以探討「自在」為主題的工作坊,學生把「自」和「在」拆開,由「在」引伸到「不在」,引發大家思考對生活是說「hello」還是說「goodbye」。而「自」就是自然發生,我們身邊人和事在或不在,都是自然發生的。這些演繹都是我沒想到的,在協作過程中,學員每每給我啟發、刺激,令我對同一個課題有新的想法或感悟,所以我很喜歡教學工作。
香港過去三年經歷很多轉變, 很多調查發現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每下愈況,你看到社會對表達藝術治療的需求和接受程度有增加嗎?
KK: 社會環境確令普羅大眾對藝術治療的興趣有所增加,一些大型的社會服務機構都有專責人員在服務裡應用表達藝術治療。
要精神健康欠佳的人主動求助是比較困難的,而表達藝術治療的活動則比較容易為人接受,它採納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具包容性,在過程中放下批判,即使案主感到難以啟齒,也可以用藝術形式表達所思所想。例如畫畫,不滿意可以修飾或再畫,相反說話講出口就無法收回。表達藝術治療師與案主傾談,以及運用發揮創意的活動引導案主找資源去幫自己解窘。藝術治療師是創意過程的專家,案主是他面對的問題的專家,大家各展所長,在過程中交流。
怎樣才算是完成治療?
KK: 一般的表達藝術治療過程是12至24節,創作時很容易進入心流(flow)的狀態,從而得到滿足感和找到意義。只有自我感覺良好並不足夠,真正的療癒是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無比的滿足感,並且將意義帶回日常的生活經驗中。
藝術治療與自己 畫畫/從事藝術創作而抒發情感/放鬆又有何不同?
KK : 一個人做藝術創作,很多時是孤獨的。所謂creative blues ,情緒低落和抑鬱是有助激發人的創作力的。而表達藝術治療與個人創作不同之處是,有表達藝術治療師在旁邊,甚或是一個小組,這種氛圍讓參與者有機會觸碰到陰暗的一面,也會見到陽光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強迫自己去變得正向。闊度多了,創作的原材料自然也會增加。
你和社會服務機構及企業的合作,怎樣用上表達藝術治療?
KK: 我曾經跟很多NGO合作過,用表達藝術治療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精神病復元人士等。例如一位有認知障礙症的爸爸,他本身未必有認知能力參與藝術表達,我會建議他的子女用共同回憶,例如與一家人去旅行的經歷,編排成五分鐘的戲劇,演給爸爸看。這種互動過程中患者和家人內在有會發展微妙的反應。
有些人認為藝術是不吃人間煙火,或者跟商業格格不入,但其實表達藝術治療也可應用在企業培訓之中,協助企業和機構人員訓練創意,團隊建立和危機管理等。
-
藝術和生活有著怎樣的關係?
KK: 是因為我的訓練和工作關係而在生活裡融入表達藝術? 還是我的生活驅動我投入表達藝術? 我也分不清了,反正生活與藝術,難分難解。我一向熱愛生命,「探索」和「朝聖」都是我的關鍵詞。「朝聖」不一定是指宗教信仰上的追求,而是對人生價值(worth)的響往,把價值放在哪裡,哪就是worship。
談起藝術創作與生活和社會的關係,我想起董啟章近日就姜濤新作《作品的說話》寫的一段文字: 「……雖然在跳唱的時候,他是演出的焦點,但在意義的層面,他不是主角。那麼主角是誰? 是作品。這是這首歌最獨特的地方。不是姜濤有話說,要我們都坐下來聽他,而是作品有話說。作品雖然是人創作出來的,但創作出來的作品,不再為作者所專有,而成為了所有人共有。能夠做到這一點,把人連結起來的,就是藝術。…….所以廣島原爆的照片、安妮法蘭克的日記、柏林圍牆上的塗鴉,跟John Lennon的歌Imagine一樣都是作品,也是藝術。」
簡介
黎家傑 PhD, MSS, MA, DVATI, CAGS, RCAT, REAT
歐洲研究院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講師及督導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註冊藝術治療師
香港專業輔導人員協會副院士
黎家傑現任Kunst EXA Training and Consulting 課程總監,瑞士歐洲研究院(European Graduate School)表達藝術治療碩士班及研究生班的講師、實習和論文督導、香港專業輔導人員協會副院士、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的前榮譽講師。他亦是表達藝術治療國際聯網(連繫世界各地表達藝術治療教育者)的認證成員。他有超過二十年整合創意工業、藝術、藝術教育、治療 與生活的經驗。
他在加入藝術治療行列前,曾在多個單位擔任攝影師/電影製作人和執行創作總監,作品於歐美亞等地屢獲獎項。他於 1998 年協助香港政府向 50 多間學校推廣創意藝術教育。自 2003 年至今,他專注於將表達藝術和治療/諮詢結合,服務不同的非牟利機構和商業機構。他曾在中國大陸、俄羅斯和柬埔寨等地用表達藝術治療模式服務兒童、青少年、長者及精神病患復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