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江駿傑 : 提倡戲曲都市化 貼地的時代創作才有生命
敲打沙煲冷餐,以戲曲說唱方式,即興唱出西西《我城》。 (相片: Hong Kong Jockey Club) 以戲曲創作人和教「不正經」自居的江駿傑(Jason)自小接受傳統粵劇訓練,他熱愛中國傳統戲曲,但不愛古典。 他敢於創新,但不離東方美學思想。他將劇場與粵劇共冶一爐,用傳統曲譜說唱新詩,在粵劇功架加入形體和舞蹈,用結他譜南音…….,為戲曲都市化計劃深耕細作。 他深信舊事物有其價值,但無法扣連今天的生活,沒有連結內心的舊有劇本、曲譜和演繹方式,都是沒有生命的。Jason在藝術當下專訪裡細說他的創作理念。 在現代簡約衣裝,綁上「大靠背旗」,舞動起來,更清楚看到身體線條紋理。(相片: Hong Kong Jockey Club) 由帝女花到2021年抗疫的日子 去年底《帝女花》65周年的一系列節目裡,有江駿俊編劇的實驗性作品《帝女花——-庵遇》黑盒劇場。那可不是任劍輝和白雪仙的查篤撐版本,而是他與三位年輕創作人陳美彤、陳熙鏞和何晉熙重新組合「唱」、「做」、「唸」,各自用戲曲、形體、洞簫演奏和文本創作等,去演繹長平公主的內心世界。 Jason說,選擇演<庵遇>,是借古喻今。 故事背景是李自成殺入宮禁,明亡已在旦夕,崇禎皇帝在自縊前,不想皇室蒙污而讓后妃和兩位公主殉國。當時只有15歲的長平公主沒有死去,輾轉到維摩庵隱居修行,有一天在庵重遇駙馬周世顯。江駿傑與三位演員在演出裡,探索長平公主外表斂靜而內心澎湃的身心語意——-「怎樣面對家亡國破? 」,「對要殺自己的父親懷恨於心嗎? 」,「還想繼續活嗎? 為何要活著? 」,「世顯有沒有變心了? 」 直言最怕演古典故事的他說,<庵遇>的故事放到今天的香港,不合時宜,也不切身,他要把這個演出連結當下。 「當下疫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影響了我們的文化,連排練都要zoom 怎樣搞? 於是我開始思考甚麼是溝通,甚麼是舞台,舞台的公共性又是甚麼?」他選擇從這切入,長平重遇駙馬世顯,兩人在不想認與想之間糾纏。Jason聯想到不少演藝界朋友受疫情影響而轉行,為求生計而有了不一樣的角色,大家相遇時會怎樣呢? 《帝女花—–庵遇》劇照 為《帝女花—–庵遇》排練南音部分 演出形式方面,他延續早前在《後話西遊》中的做法,大胆棄用傳統戲曲做練打的文法。他讓演員兼任樂師,唱的是新詩,再用傳統文字來走腔,加上即興音樂,產生令人驚喜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