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香港、韓國、德國合作融和新舊文化:《激越》音樂會

香港演藝學院在7月19日及7月20日,舉辦了兩場交流音樂會。起初只看他們的宣傳,其實覺得音樂會非常神秘,因為能向購票者提供的資料並不多,只知道那是香港、柏林(德國)、與韓國演出者及藝術家合作的表演。而且一旦提及多媒體的演出,筆者只想到是一大堆天馬行空的新作品。宣傳上更沒有比較概括的主旨,只提及現屆學生及校友也會參與音樂會的演出,這更令人聯想到是一個大會串的表演。新作品及多媒體的演出,很多時候都未必能夠令所有人接受。對於宣傳上含糊不清的節目介紹,筆者早已放下了任何期望。心裡在想:會不會就是樂曲也未寫好、演出者也未確定、主題也未訂好、甚至連節目編排也未做好呢?不過既然說是三個地區的合作交流,那又不妨去看個究竟。直到表演開始前幾天,才聽聞演出的曲目,原來與中國及韓國的傳統音樂,有著非常大的關連,那才令筆者放下心頭大石。筆者欣賞的是第二晚的演出,也估計經過了第一場的表演後,所有流程應該會更加順暢。

《激越》匯聚港、韓、德龐大台前幕後人員參與,順利完成,成績亦相當不俗。(相片由HKAPA EDuIT提供)
《激越》匯聚港、韓、德龐大台前幕後人員參與,順利完成,成績亦相當不俗。
(相片由HKAPA EDuIT提供)

節目的第一部份為《激越》(We Connect),一共有三位音樂家演出。第一位演出的為來自韓國的嘉玟(gamin),演奏韓國的傳統音樂 Dae-Chita (대취타,大吹打),嘉玟擔任的,就是三國時代已出現的太平簫(태평소)的獨奏。這種樂器的外型與音色,與我們中樂的嗩吶非常相似。很難想像一位端莊優雅的小姐,會這麼冷靜嚴肅地吹奏起這種刺耳的樂器;她在廖湯慧靄戲劇院細小的場地裡,分別於舞臺的三面演奏,音響的確非常刺耳。這種樂曲,本來是韓國傳統的軍樂,而演奏時還有其他管樂和鼓的合奏。筆者多年前在首爾的景福宮觀看換班儀式,就曾聽過這種樂器在戶外被演奏。對於嘉玟的演出,觀眾能夠體驗到皇宮侍衛演奏時的莊嚴、聞風不動、慷概激昂。

對於香港觀眾而言,韓國有一種傳統樂器伽倻琴(가야금),應該也較為陌生。這種亦是由三國時期開始流行的樂器,形制近似中國的古箏,但音色比古箏深沉一點點。在這場音樂會中,觀眾能夠親身欣賞到這種樂器的韻味。這次來港的柏林亞洲合奏團(AsianArt Ensemble)的成員、伽倻琴演奏家成侑珍(Youjin Sung 성유진),演奏白銀淑(Eunsook Baek백은숙)今年所創作的《宮簷下》(Under The Eaves Of The Palace),將伽倻琴演奏的蒼勁和荒涼的韻味,展現得相當動聽、細膩。用抹布清潔琴弦所產生的柔弱音色,都成為了音樂的一部份。雖然這是一首新作品,但在舞臺一方,輔以枯乾樹枝為裝飾的角落,成侑珍的深藏演繹,色彩與剛柔並重的底蘊力量,卻奏出令人思古的遐意。

除了韓國的伽倻琴演奏,上半場亦有中國傳統古琴的演奏。演藝學院的古琴學生邱爽,獨奏古曲《高山》、《流水》。作為外行人的筆者,聽邱爽演奏這兩首傳統樂曲,其實亦不會知道版本的來源之處。不過,邱爽非常清麗的演奏風格,雖然帶著活潑灑脫的氣質,但在劇院聽出來的感覺,演奏上似乎比較輕盈,有點像演奏古箏,言即,秀麗有餘,沉穩不足,特別在左手,餘韻都偏急,令到演奏較容易有浮燥的情況。這是筆者作為門外漢聽眾的個人感覺。畢竟,邱爽亦非常年輕,還依然有很多的年月可以慢慢去浸淫、去沉澱。

其實整個上半場,都交織著傳統與現代的感覺。除了幾位獨奏者的樂器演奏外,來自香港及韓國的年青作曲家,都有一些輔助多位韓國及香港的媒體藝術家的影片而創作的音效或音樂。不過,那些音效與畫面,其實都較難以令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帶來的,卻是一連串的感官衝擊。畫面主要有香港和韓國的街景和日常片段,除了有韓國的傳統宮殿的景物外,其餘的都與兩地的現代都市有關;而在配樂與聲效方面,許多時候更將平日所聽到的煩擾噪音無限放大,令觀眾感受到無比的壓力。可是,在難以忍受的時候,傾向於傳統的較平靜的現場演奏,就被安排出現於觀眾面前。

韓國作曲家鄭逸鍊,帶領柏林亞洲藝術合奏團及演藝當代跨文化合奏團,演繹自己及趙思芳的作品。(相片由HKAPA EDuIT提供)
韓國作曲家鄭逸鍊,帶領柏林亞洲藝術合奏團及演藝當代跨文化合奏團,演繹自己及趙思芳的作品。
(相片由HKAPA EDuIT提供)

音樂會的第二部份,《迴‧激越》(Echoes of We Connect)示範音樂會,卻與一般的正常音樂會無異,主要由亞洲藝術合奏團、及演藝當代跨文化合奏團(Academy Contemporary Intercultural Ensemble)的成員共同演出,由作曲家鄭逸鍊(Il-Ryun Chung)、蔡敏德分別擔任指揮。這個部份的演出,樂團演奏的幾首新作品,亦與東方音樂的基調,有著相當大而不可分割的關連。不過第一首演出的作品,依然是韓國傳統的樂曲。上半場演奏太平簫的嘉玟,這次演奏另外兩種韓國傳統吹管樂器:一是笙簧(생황),她在樂團中演奏這種比中國笙較細小的樂器,以及在《上靈山》(상령산)中吹奏篳篥(피리),一支仿如大號毛筆桿的樂器。而在這首傳統作品中,她與演奏一種與中樂新笛類似,但卻是放在肩膊上演奏的大笒(대금)一同合奏,擔任大笒演奏的亦是亞洲藝術合奏團的演奏家劉弘(유홍)。在這個演出中,兩人安逸的演繹,的確令筆者內心感到非常平靜。即使在現代的劇院,他們奏出與當代脈搏完全不同的心境韻味,就算從未接觸過韓國傳統樂曲,相信觀眾都一樣會感受到來自他們心底的古樸藝術修養。

鄭逸鍊於2011年所寫的《心》(심, Shim),有多個不同的改編演奏版本,而今次兩隊樂團合作,可謂是中、西、韓樂器的共融體。音樂看似懸疑,但豪邁的節奏感,特別是來自鼓樂的部份,與筆者曾在韓國朝鮮皇宮聽到的氛圍,非常相似。對於演藝學院的兩位敲擊樂學生,羅弘琛及董曉蔚的演出,在這首樂曲中的震撼力相當強烈,這與音量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但卻與他們敲打出令人感到激奮的熱血色彩,有著斬不斷的因緣。這首作品的演出,由作曲者親自指揮,效果與水準超越了筆者的預期。

另一首由韓國作曲家趙思芳(조사방, Sabang Cho)所寫的樂團作品《幻影》(Illusory Shadow),由劉弘擔任大笒獨奏。作品的意境比較詭異,較為像現代的西方新音樂。

而音樂會的最後一首作品,則是香港作曲家張珮珊所寫的《背影彎彎》(張博士是這次音樂會的藝術總監)。這是一首聲樂與樂團合作的樂曲,由黎錦兒作詞,女高音葉葆菁擔任獨唱,蔡敏德指揮。這首四個樂章的樂曲,將四季的次序有所顛倒。作品的旋律與配器,經常遊走於中國風格之間。葉葆菁在細小的場地裡、及與仿如室樂組合的樂團合作中,演唱亦較傾向柔和的藝術歌曲的風味。

蔡敏德在張珮珊的《背影彎彎》中擔任指揮,女高音葉葆菁訴說嫲嫲與孫女從前在阿公岩的生活點滴。(相片由HKAPA EDuIT提供)
蔡敏德在張珮珊的《背影彎彎》中擔任指揮,女高音葉葆菁訴說嫲嫲與孫女從前在阿公岩的生活點滴。
(相片由HKAPA EDuIT提供)

跟上半部份一樣,下半場的三首樂團作品之間,其實亦有兩次重複出現一些現代煩擾的音效和畫面,將能夠帶動思想的音樂作品分隔開來。其實在創作那些燈光效果、片段、畫面、音效、甚至噪音的背後,卻是由一群來自香港及韓國的年青學生及藝術家所合作而得出來的結果。

對於整場演出的概念,毫無疑問就是連結中、韓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特色、甚至是經過了西洋藝術文化的漂染後,大家產生出的類同結晶的呈現。這種展示,特別在於對音樂實體演奏及創作的氛圍,影響最深。當然,在這次的節目編排上,我們亦感受到部份中、韓傳統音樂的相似之處,所以對於經歷當代西方音樂的洗禮後,兩者共同踏上另一相似的梯階,其實亦不足為奇。

日期 : 2024年7月20日
地點 : 香港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
節目 : 《激越》多媒體交流音樂會及《迴‧激越》示範音樂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