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莫高窟壁畫上有「黑人」?

圖一(圖:網上圖片)
圖一(圖:網上圖片)

觀罷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藝術,也許會得出一個印象,就是壁畫縱使讓人歎為觀止,卻因年代久遠,幾乎沒有一幅完整之作,個別壁畫甚至嚴重褪色,殘破不堪,讓人難以想像其原本面目。

就算是一些相對完整的壁畫,我們也無法一睹其原來真貌,一些不知就裏的遊人會問,為何壁畫上某些佛像、菩薩或飛天總是「黑口黑臉」(如圖一)?難道這是古時之風,還是他們都是從外域而來,因此皮膚黝黑,異於中原?這真是一個大誤會。其實這些佛像、菩薩或飛天,在幾百年甚至一千年以前初繪的時候,臉色是粉嫩紅潤的,肌膚也是白裏透紅的。真的嗎?那麼為何現在都變成黑乎乎的模樣呢?這就是千百年來的風化和退化的結果啊。是嗎?那麼為何壁畫中的其他色彩,例如菩薩衣著上的青綠與湖藍,還有飛天彩帶上的赭石與大紅,依然是那麼鮮明奪目,毫無褪色之痕跡?

這裏面其實大有文章。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敦煌石窟壁畫所展示的,除了是古代千百年間十多個朝代的精湛繪畫技藝以外,還有古代顏料的研製、用法與應用。敦煌莫高除了是一座古代藝術畫廊,還是一個中國畫原始顏料的寶庫。

圖二:257窟「九色鹿本生」(圖:網上圖片

就以257窟這幅「九色鹿本生」(圖二)為例,根據專家指出,畫中人物的膚色是用「鉛丹」(近似今天的橘紅)混以白色而成,「鉛丹」含有鉛份,經歷千百寒暑,在一定濕度變化的條件下,加上長期的強光與高溫作用,產生氧化,慢慢演變成為深褐或烏黑。瞭解這個原因,就明白為何今天我們看到的壁畫,無論是莊嚴的菩薩造像,或是的婀娜多姿的樂伎飛天,還是嫺熟大方的仕女等,都已徹底改變了初繪時的色彩面貌,統統變成儼如包拯的模樣。

不過,同樣一幅畫裏,那些色彩鮮活的「石青」與「石綠」,因為是礦物質天然顏料,而且純度很高,所以顏色歷久不衰,尤其是壁畫背景的「朱砂」,因為來自天然礦石,所以色彩亮麗,千年不變,猶如最初,使人驚歎!

蘇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製作技藝代表傳承人仇慶年老師去年來港演講,筆者慕名而至。仇老師在他的著作《傳統中國畫顏料的研究》中提到:「今天看這些壁畫,有的飛天變成了黑人,這就是人工銀朱、黃丹日久變化的結果。使用銀朱、黃丹是古印度傳入的技法,後為部分民間畫工所接受。」至於為何朱砂等色彩能千年不變,他在書中作了一個比喻:「長沙東郊馬王堆古墓出土女屍,已兩千兩百多年,至今濕屍不腐爛,皮膚富有彈性。除棺槨深埋密封外,朱砂、汞丹為鎮邪之寶,是女屍保存不可缺少的條件。」

話說回來,許多古代壁畫殘缺不全,顏色嚴重剝落,我們今天看到的,都已產生了不同程度與性質的變色,大大削弱了其視覺藝術效果。它們就像年老色衰的老者,青春不復,只能追憶。不過,為了讓人們再次觀賞敦煌壁畫的「原貌」,多年來許多熱心的畫工技師、專家學者,不斷對殘缺的壁畫進行修復與重繪,嘗試讓這些年老的壁畫回復青春,返老還童。當中的佼佼者之一,非敦煌研究院原院長、「莫高窟的守護人」段文杰莫屬。段老臨摹壁畫,嚴謹認真,有些壁畫損壞嚴重,人物形象模糊,服飾難辨,為求真實,他通讀史書,查閱數以百計的文獻,儘量把壁畫還原,貼近初繪時的歷史真貌,例如這幅263窟北魏時期的供養菩薩壁畫,因為他的巧手妙筆,我們得以一窺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壁畫「原貌」(圖三、四)。據聞段老一共臨摹了三百四十多幅壁畫,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如此功德,怎不教人敬仰?

圖三:263窟北魏供養菩薩 (圖:網上圖片)
圖四:263窟北魏供養菩薩段文杰修復圖(圖:網上圖片)

不過,臨摹終究是臨摹,假若讀者還是要親眼一睹古人描繪佛畫的真跡,世界上還有一處地方,那裏奇跡地保存了幾百年前的古代壁畫,在佛教藝術史上完美無瑕地填補了莫高窟的壁畫缺憾。這個地方在哪裏,留待下回再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