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現代派設計大師」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周四(16日)逝世,終年102歲。貝聿銘是當代最傑出的建築師之一,作品遍布全球。他在廣州出生,小學時在香港居住,後隨家人移居上海,再到美國完成學業。在建築設計上貝聿銘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貝聿銘不會盲目追求建築時尚,反而注重建築所在地的情況,風土人情、氣候、自然和地理等,他特別重視建築物與自然空間的融合,在作品中盡量引進自然光,「讓光線來做設計」,顯現出他「以人為本」的主張。
顯赫背景,不恃不驕
貝氏家族因著時代變動而經歷一段又一段艱難時刻,貝聿銘的族弟貝重威被發配到黑龍江勞教。妹妹貝聿琳的丈夫屢次被送去批鬥。貝聿銘因為在美國升學而避過一劫。1974年,貝聿銘夫婦跟隨美國建築師協會代表團第一次回到蘇州老家。他面對著「百多位穿着破舊藍黑衣服的親戚」,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事後,貝聿銘對同事說:「我在他們面前沒有一絲一毫的優越感。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可以是我,我可以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一切都是歷史的偶然。」
執著完美,靈活變通
貝聿銘對細節執著,曾批評華文社會中沒有看到一本像樣的建築書,因為書中的建築照片,連柱子都照不直。貝聿銘絕對是一位完美主義者。他設計的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一直在建築和藝術愛好者間享負盛名。美術館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的山中,館中約有三千件藝術品,遍及埃及、羅馬、中國等不同古文明。館內空間經細心設計,以突出各藝術品之美。貝聿銘以文人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為構想而設計了美秀美術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貝聿銘將桃源鄉的描述化作現實,他設計了一條長約二百米、兩旁種滿枝垂櫻的道路,參觀者走過後,會進入一段彎曲的昏暗隧道,再由吊橋走到開闊的廣場,每一步都像一幅畫作般。關於這道橋和隧道口的修建,有著一段小故事。一天,貝聿銘從美國趕到工地現場,看到隧道口施工雖已近完成,但並不如他想像中的那種,立刻命令全面停工,同時改良設計,在已建好,但不合他心意的地方,研究既可以防石塊墜落,又可以種植植物的方法,終變成了現在看到的隧道口,就像鑲著一隻眼睛的造型。
謙謙有禮,親力親為
有曾訪問貝聿銘的記者回憶,貝聿銘總是親自致電記者確認受訪,讓記者們感受到無比尊重。貝聿銘重視細節的性格亦表現在他接待賓客的安排上。他每次必定先與主人家握手,這微小的舉動,反映了貝聿銘十分重視禮節,讓人折服,甚至有人讚譽他是最後一位儒者。
獲獎無數,留下傳奇
據新華社粗略統計,貝聿銘設計的大型建築在百項以上,獲獎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國設計的近五十項大型建築中就有二十四項獲獎。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陳沐文表示,貝聿銘的建築既能考慮商業角度,亦能兼顧藝術價值。他又讚揚貝聿銘的幾何設計,在當代開創先河,對其他建築師影響深遠。例如他在設計本港中國銀行大廈時,以現代化手法演繹中國元素。
1983年,貝聿銘受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參與羅浮宮(Louvre Museum)的翻修擴建項目。六年後,貝聿銘交出了一座閃亮的玻璃金字塔作為羅浮宮的主入口。這座玻璃金字塔最初並不為法國人民所接受,當時許多人批評這一設計太浮誇、太醜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座金字塔也得到了法國人的喜愛,成為巴黎地標性建築之一。貝聿銘本人也曾表示,在他整個職業生涯裏,羅浮宮排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