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文學
今年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鏞)的百歲冥壽,香港有不少紀念活動,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中也有相關節目。
粵語音樂劇《大狀王》自2019年預演,歷經種種,至今已是第二次公演。今次(2023)重演,音樂劇第二首歌曲《一時無兩》給換成《菩提達摩》,筆者覺得歌曲重寫,意義重大。岑偉宗在《半步詞》〈語感——雅妙趣俗鄙〉一文說過:「但在『妙』這一層,語言策略是希望以生動的語言去訴說嚴肅深刻的訊息。而再落一層的『趣』,則往口語再推進多一點,訊息重心也偏向逗趣。」《菩提達摩》的歌詞生動活潑,且富含深意,很好表現「妙趣」的特點——「三妙一趣」。 《菩提達摩》由高世章譜曲,岑偉宗填詞。歌詞背景寫方唐鏡幫馬富打贏了官司,與隨從阿財、摯友阿細走在回家的路上。阿細於劇中是個鬼魂,一直跟着方唐鏡,常常用「神通」在公堂洞悉人家所想,並聲傳方唐鏡,多少似個幕後軍師,而這個幕後軍師自然也參與其中。三個角色邊走邊唱,方唐鏡顯得甚為意氣洋洋。 一妙: 嘲弄方唐鏡的唯我獨尊 全首歌詞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 方唐鏡: 輸官司會鬧我 收監梗會恨我 怪我卑鄙勢利 錯錯錯 偏偏一個二個 官司不見突破 要有得扳寄望 我我我 自然係鬥錢多 冇錢睬你就傻 其實個天都知 有錢講嘢先至清楚 歸根究柢 三山五嶽明我
鄺健行先生5月6日離世了,享年86歲。先生在香港文壇不算名人,然而認識其學問文章的友好、學生和傳媒,應會同意他對香港文學有獨特的貢獻。
香港藝術發展局剛於5月22日公佈了「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的得獎名單。文學界在這一屆可謂豐收,除了專屬範疇的「藝術家年獎」和「藝術新秀獎」外,不分界別的「終身成就獎」和三個「傑出藝術貢獻獎」之一分別由文壇前輩張彥(筆名西西)和董橋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