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多變 雅俗共賞 楚原最能展現香港電影特色

楚原於2018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由他的首徒馮淬帆致送獎項。
楚原於2018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由他的首徒馮淬帆致送獎項。

2月21日,著名電影導演楚原(原名張寶堅)逝世,享年八十七歲。他一生執導電影逾一百二十部,並且曾擔任編劇和作幕前演出,對電影業貢獻重大,於2018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楚原1956年進入電影圈,至1990年最後三部執導作品面世,前後歷時約三十五年。他經歷了傳統粵語片的黃金年代、國語片年代,以至再用粵語對白的現代港產片年代,依然作品不輟,足證創作路線靈活多變,內容和技法均能緊貼時代潮流,實在絕不容易。

就作品的類型和內容而論,楚原在各個時期有明顯差異,但卻大多仍能展現他的某些風格和特色。他在一次訪問中表示,推動他投身電影圈的最重要因素,並非自己的紅星父親張活游,而是唸中學時看了桑弧導演的《哀樂中年》(1949),深受感動。因此,他早期的作品大多秉承二戰前後中國電影的寫實主義和人文精神傳統,以家庭倫理、人生悲歡離合和愛情為題材,著重導人向善,其中不乏佳作,最為人稱譽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

筆者認為,楚原真正的創作高峰期在六十年代中後期。當時他創作力極為旺盛,由1964至1967年間,每一年上映由他導演的作品由九部至十三部不等,數量十分驚人。但是這並不代表楚原濫拍。隨著香港社會漸趨穩定和富裕,當時他拍的粵語片開始偏離寫實風格,但卻更能展現香港作為新興都市的風貌和活力。作品題材趨向多樣化,一貫擅長的文藝言情片描寫更見細膩深刻(雖然有時難免有同期粵語片的通病,情節和對白流於陳套和不夠生活化),同時他又開拓了幾個過去自己較少拍攝的類型。

《玉女添丁》成為喜劇片經典,到2001年更出現同名的致敬電影。
《玉女添丁》成為喜劇片經典,到2001年更出現同名的致敬電影。

首先是以男女鬥法為主的愛情喜劇,既反映了新時代的男女地位轉變和婚姻關係,也顯示了楚原炮製笑料的功力,特別是「錯摸」橋段,其中《玉女添丁》(1968)更成為經典。第二個類型是以女角為主的奇情動作片,這可算是全世界都較為罕見的類型,影評人何思穎形容為「珍姐邦電影」,意指「女版占士邦」電影(詳見何思穎,〈珍姐邦:奉旨打男人的女人〉,輯於《躁動的一代:六十年代粵片新星》,香港市政局,1996)。比起差不多同期、同樣受歡迎的《女殺手》系列(莫康時導演),楚原拍攝的《黑玫瑰》系列的人物刻劃和情節鋪排均更為出色。第三個類型則是青春片,數量不多,但其中《冷暖青春》(1969)探討當時成為社會話題的「阿飛」問題,顯現了楚原關心社會的一面。

筆者注意到楚原這段時期的作品有兩項較常出現的特色。第一項是他喜歡以藝術家為影片中的主人翁,最為突出的是《含淚的玫瑰》(1963)中兩名男主角都是畫家,以及《紫色風雨夜》(1968)中的男主角是音樂家。楚原喜歡藉著主人翁懷才不遇,探討藝術理想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以至名成利就後喪失自我等課題。另一項特色,是他喜歡在影片開首時加插一段以創作者角度出發的獨白(往往更是自己粉墨登場),有時是為劇情提綱挈領,如《黑玫瑰與黑玫瑰》(1966),但更多是對片中主題作道德評論,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冷暖青春》。這兩項特色正好說明,楚原即使重視市場,往往仍不忘「文以載道」。

楚原於《冷暖青春》開首時粉墨登場,講述該片的中心思想。
楚原於《冷暖青春》開首時粉墨登場,講述該片的中心思想。

七十年代初,粵語片式微,楚原在拍攝了幾部獨立製作的國語片後,加入邵氏公司。現在回顧,他在邵氏初期已有兩部作品開創了歷史。他挑選了邱剛健已編寫好的劇本《愛奴》(1972)作為加盟首作。這應是香港首部牽涉同性戀題材的商業電影。除了題材大膽外,《愛》片的情節、人物和美術設計均有創新可觀之處,或許為楚原日後改編大量古龍的武俠小說成為電影奠下基礎。翌年,他向老闆邵逸夫堅持以粵語拍攝《七十二家房客》(1973),結果打破當時的票房紀錄,也令到香港片商願意恢復拍攝粵語電影。

大眾對楚原的邵氏時期,印象最深應該是他改編了古龍多部作品,但對個別作品卻可能印象不深。這批電影多達約二十部,筆者看過的不多,不能置評。但可以肯定的是,楚原充分利用了當時邵氏片廠制度的優勢(有自己的拍攝場地、固定班底流水作業式的長期合作等),能以相對低廉的成本拍攝古裝動作片,而且不愁沒有創作題材(全部依賴小說改編)。對當時長期需要大量新片供應院線上映的邵氏來說,這個穩定的片源相當重要。

楚原在八十年代中期離開邵氏後,仍拍了接近十部電影方退休。這批晚期作品以喜劇和愛情小品為主,雖然不算十分惹人注目,但部分水準不俗,例如導演陳詠燊就在facebook撰文表示,他依然視楚原的《大丈夫日記》(1988,並非六十年代同名作品)為自己的編劇課中「處境劇本的不二教材」。

楚原從來不是「藝術大師」式的導演,一向重視票房,緊貼潮流,但卻不會盲目跟風,粗製濫造。他技巧嫻熟,是早年已掌握西方現代電影手法的少數華人導演之一;另一方面,他盡力在娛樂觀眾之餘表達一些訊息。因此,他好些作品確能做到雅俗共賞,打入香港電影資料館「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1916-1999)的多達四部,包括《原來我負卿》(1965)、《玉女添丁》、《愛奴》和《天涯‧明月‧刀》(1976)。

從另一角度看,重視票房(謀生)之餘盡可能傳遞訊息,以及憑藉靈活多變長期維持生命力,本就是香港電影(以至香港人)的特質,楚原的電影正好充分表現了這種精神。即使他已逝去,但願香港人仍能保存這股精神。 (註:文中提及的部分粵語片,筆者近年曾於YouTube觀看,但其中一些現已遭刪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