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海防:香港的所城與炮台

在香港的132項法定古跡裏,有四座是炮台,分別為大嶼山東涌炮台、東涌小炮台、分流炮台和位於鯉魚門外的東龍洲炮台。與我們熟知的英軍抗日鯉魚門炮台、摩星嶺炮台和魔鬼山炮台不同,這些列入法定古跡的炮台全部於鴉片戰爭之前,由清軍所建。目的是保衛當時被稱為新安縣官富巡檢司的香港、九龍、新界和大嶼山等沿海地區,免於被海盜滋擾和英國海上武裝的虎視眈眈。

明代香港的海防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分別在香港地區的東部設置大鵬守御千戶所,西部設置東莞守御千戶所。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大鵬千戶和東莞千戶分別建置了位於大鵬半島北部的大鵬所城和位於南頭的東莞所城。而東莞所城守御的地區就包括了整個香港。

明代軍事實行衛所制,一軍衛有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小旗等軍事單位。衛所建設的軍事城堡謂之衛城和所城。大鵬所城就是以抗擊倭寇,海防為主的沿海城堡,千戶所編制是1120兵士駐防。

不過在嘉靖十五年南頭寨和其下的六個兵汛未建設之前,明軍的實力並未能惠及香港地區。也是因此緣故,做就了葡萄牙人在弘治年間登陸占領了屯門與大嶼山一帶長達三十年。

明朝與葡萄牙的海戰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八月,明軍水師和葡萄牙海軍在屯門與大嶼山附近海域發生了一場“屯門海戰”。這是中國軍隊與歐洲列強的第一場戰爭,早於鴉片戰爭300多年前。這第一場中西方遭遇戰以中國軍隊大捷,葡萄牙海軍鎩羽而歸告終。

早於1493年葡萄牙人(明稱佛朗機)占領了滿剌加(馬六甲)並以此為基地侵擾中國沿海。1513年開始,葡萄牙艦隊強行登陸現今屯門大嶼山沿岸;修築工事,設刑場,製火器,刻石立碑以示占領。葡萄牙殖民者在當地燒殺掠奪,居民怨聲載道。

葡萄牙人占據了屯門,多次派船前往廣州,向明政府要求進行貿易;甚至派使團到北京覲見正德皇帝。不過終正德一朝既未批准葡萄牙人的經商要求,也沒有驅趕他們離開中國。

正德十六年四月武宗皇帝駕崩,嘉靖帝一登基就馬上對葡萄牙人進行打擊。八月,屯門海戰爆發,廣東提刑按察司、海道副使汪鋐帶領五十艘戰船、五千水師和數萬官兵,攻打屯門的葡萄牙人據點共四艘戰艦和七百名士兵。

葡軍船艦和火力比明軍優勝,首場海戰明軍戰敗。後來明軍以火燒連環船之計大敗葡萄牙艦隊,並從陸上夾攻葡軍堡壘,失去了補給的葡軍逃回馬六甲。明軍收回了被占領的屯門。

翌年四月,葡萄牙又組建五條艦船來中國,在新會茜草灣與明軍又打了一場海戰。結果又是葡軍大敗,兩船被焚毀,大量人員和火炮被明軍俘獲。此後葡萄牙人不敢再犯廣東沿海,一直到1553年才以行賄地方官員的手段聚居在澳門。

清代香港的海防

嘉靖十五年(1536年)設置的南頭寨,治所在東莞所城內,有海防參將駐防。。該寨轄下汛地六處,其中三處在香港境內,分別為龍船灣、大澳和佛堂門,以抗擊海盜。龍船灣又名糧船灣,1970年代萬宜水庫建成後已經不存。(圖一)

(圖一)糧船灣或稱龍船灣,自古以來位處香港的戰略要衝和海貿航道旁。這幅清代地圖,已載有「龍船灣」一名。(約在圖中央) 網上圖片。
(圖一)糧船灣或稱龍船灣,自古以來位處香港的戰略要衝和海貿航道旁。這幅清代地圖,已載有「龍船灣」一名。(約在圖中央) 網上圖片。

清代改大鵬守御千戶為大鵬營,轄有九處營汛和四處炮台,包括在香港境內的佛堂門和大嶼山炮台。

乾隆嘉慶年間,海盜侵擾頻繁、英國人東來通商貿易增多,朝廷遂在沿海增強防務,於香港沿岸設置寨城、沿海汛房、炮台、巡海師船等,增將兵駐守。

道光時期,廣東沿海軍事吃緊,為防範英國人,清朝水師把大鵬營升格為大鵬協,下設左右二營,最高將官副將為從二品武官。協台衙門和左營設於大鵬所城內,右營設於新建的大嶼山東涌所城。

1860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割讓給了英國,九龍寨城成為一個國界以外的孤城飛地。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港九新界全境被英國人占領。大嶼山的雞翼角炮台、石獅腳炮台、東涌所城陸續被廢棄。九龍寨城的清廷駐軍被驅趕,寨城、炮台和龍津石橋的軍事功能漸漸被荒廢,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佛堂門炮台

在香港建置的炮台,最早是位於東龍洲的佛堂門炮台。《新安縣志》.卷之四.山水略記載“……其南佛堂之山,乃孤島也。康熙年間設炮台一座,以禦海氛。嘉慶庚午知縣李維榆詳請移建北台於九龍寨海旁”。(亦見圖一)

東龍洲炮台約建於康熙末年,由時任兩廣總督楊琳下令興建,以防禦海盜。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高3米,北牆設有出入口。炮台設有15所營房及8門大炮。

嘉慶年間,海盜侵擾益發嚴重,炮台孤懸海上,補給困難。遂於1811年移建到九龍汛,就是後來九龍寨城所在,原炮台就此廢棄了200年。

1979-1982年間,香港政府對炮台進行修繕,同時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出土了甚為豐富的文物遺存。

九龍寨城

鴉片戰爭後,九龍半島的戰略地位越加重要,清朝政府將官富巡檢司改為九龍巡檢司。1847年,擴建九龍汛為九龍寨城,並把“大鵬協副將”官署移師寨城之內。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寨城四周砌築城牆,城內東西長七十丈七尺、南北寬三十五丈二尺,城內有武帝廟、副將及巡檢衙署、演武亭、大校場、營房、火藥倉及軍械庫等;民居集中於南門一帶,規劃有序。寨城東南界線為九龍灣西北海岸,北抵白鶴山南麓。寨城內駐兵數百,以加強海防。城牆主要以白鶴山開采的花崗石條構築,有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南門為正門;東南西三面城牆上架32門大炮,主要對著香港島的維多利亞城。(圖二)

(圖二)清末時期從白鶴山南望九龍寨城的情況。九龍寨是香港早期的海防關城之一。網上圖片。
(圖二)清末時期從白鶴山南望九龍寨城的情況。九龍寨是香港早期的海防關城之一。網上圖片。

1861年英國接收了九龍界限街以南地段,九龍寨城就成為了邊境的最前線。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定,寨城就成為了飛地,滿清官員和軍隊仍然駐紮在城內,並保留原來碼頭(龍津橋)與外面聯系。

不過一年,英軍在接收新界時遇到原住民的激烈反抗並引發了“新界六日戰”;港英政府認定九龍寨城內的中國官員是幕後指使者,因而強占寨城,並驅逐城內官兵。

1900年,李鴻章就任兩廣總督時途經香港,與港督蔔卜力就寨城官兵被逐事宜進行交涉,表示清政府絕不會放棄對九龍寨城的主權和治權。英國官員權衡後,終決定下令英軍撤出九龍寨城。雖則清廷堅持對九龍寨城的合法管轄權,但已沒有足夠軍力來恢復寨城內的駐軍。此後,寨城一度荒廢,成為了管治權真空的三不管地帶。

雞翼角炮台

“雞翼角炮台”又名分流炮台,據說最早建於明萬曆年間,目的是防禦海盜。關於炮台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澳門記略》載雍正七年(1729年)大嶼山「兩山各設炮台」,分流炮台該為其中之一。

繞過了分流村岬角高處,有如人面的石荀,就來到了分流炮台。(圖三)炮台現存建築以花崗石及青磚疊砌而成,長約46米,闊21米;原布置有兵房20所、大炮8門。炮台隸屬於駐紮大嶼山北面的大鵬協水師右營。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時守兵共48人,由一名千總統領,但其後駐兵減至30人。

(圖三)分流炮台,網上圖片。
(圖三)分流炮台,網上圖片。

炮台建於山崗上,城牆高4米,有階梯可登上南牆瞭望。現今炮台四周的樹木長得又高又茂密,極目四望也看不到洋面和海岸線。炮台地面和城牆外鋪滿紅地磚,非常工整。

分流炮台疑曾遭雄踞大嶼山海域的黒旗幫海盜郭婆帶占據,1810年郭婆帶和張保仔先後向清廷投降,炮台才再恢復戍守。大概至1898年新界包括大嶼山等離島遭強行租借予英國後,炮台才正式棄置。

從分流炮台往北走兩公里,在煎魚灣外的一座小島,名字叫“雞翼角”,被稱為香港最西面的島嶼。分流炮台為什麼以雞翼角這不算近的小島命名?可能是當年雞翼角這名字涵蓋了從煎魚灣到分流村這一片土地。

東涌炮台與東涌小炮台

東涌炮台又名東涌所城,落成於1832年(一說1817年),是清廷為了阻止鴉片貿易和海盜而建,屬大鵬協右營所在。炮台設有6門大炮,控制著赤立角與東涌之間的海面。(圖四)

(圖四)東涌炮台:東涌所成的主牆上方擺放六門清代大砲,網上圖片。
(圖四)東涌炮台:東涌所成的主牆上方擺放六門清代大砲,網上圖片。

東涌炮台現址面積為70乘80米,城牆以花崗石砌成,甚為完整,設有三道拱形城門。北面城牆現存的六門大炮應不是原來炮台所有,其規格形制每座不同,系從其他炮台搬移過來的。 

1898年英國強租新界和離島後,東涌炮台遂被廢棄。1940年期間所城內的建築物成為東涌公立學校校址一部份,學校於2003年停辦。

東涌炮台於1979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並曾於1988年進行了全面維修。

東涌小炮台正名是石獅腳炮台,建於1817年,位於石獅山腳臨海處。炮台牆身為花崗岩砌成,有兩座炮台,並有7間兵房及1間火藥局,但現時只剩下一個護牆。《廣東通志》有記述:「大嶼山東涌口石獅腳砲台,嘉慶二十二年,總督臣將攸銛、阮元先後題准部咨建築。」與位於地勢較高的東涌炮台遠近呼應,扼守著赤立角與東涌之間的航道。

兩座炮台守衛了東涌一帶的海面幾十年,直至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實施,英國接管了新界和所有離島,石獅腳炮台被廢置,嗣後更是湮滅無聞直到1980年才被發現。

棋盤石刻的秘密

東涌小炮台位於一座小山的山腳。這座75米高的小山崗地圖上沒有名字,但石獅腳炮台就是現在的東涌小炮台,所以這小山應是古時的石獅山。

1970年代有英籍考古學家在石獅山頂發現刻有方型棋盤的古代石刻,稱之為‘東涌棋盤石刻’(Tung Chung Game Board Carving)。棋盤石刻是香港209個“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之一。不過自七十年代發現以後鮮有人提起,文獻報告也沒有記載。大多考古學者或歷史學者都未親眼見過。(圖五)

(圖五)東涌棋盤石刻,作者提供。
(圖五)東涌棋盤石刻,作者提供。

2022年3月筆者與一位本地考古學家一起登上石獅山頂尋找棋盤石刻,由附近工地的測量員帶領下,終於在山崗頂找到了棋盤石刻。石刻以陰線平刻在一塊黑色大石頭上:正方型、邊長約30厘米,刻紋系三個同心方形,從四條正邊中間和四角輻射八條線貫通三個正方形;四角對應著正東南西北方位。與其說石刻像棋盤,倒更像是指示方向的標示圖;或者古代的‘司南’。

司南是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刻著方位的盤上,利用磁鐵指南來辨別方向,是現在指南針的始祖。棋盤石刻像是司南的方位盤;石刻的年代估計不會很久遠。

當年八月,偶然參觀了東涌炮台的陳列室,看見一幅地圖標示了東涌炮台、東涌小炮台和石獅山的位置。這三處地點在地圖上呈直角三角形,石獅山上的棋盤石刻正好在三角形直角處。這發現非常有趣,或許可以解釋棋盤石刻的功用和其形成年代。

最初在東涌這扼守海道處選擇合適地點建設炮台時,清軍將領必然要勘察地形,登上附近最高的山丘察看。可能在石獅山頂時將領指示工匠刻畫指示方位的坐標圖,並選取了背山面海開闊處建設所城,然後在坐標圖方位90度角處的石獅山腳下臨海處另建一座炮台,以互相呼應。

因此,兩座炮台建成的時間應該相近,不會相差十多年。史料記載東涌所城建成於1832年,也有一說1817年,正好與石獅腳炮台建成的時間一致。大概是早年先建炮台,十多年後才擴建成東涌所城。

結語

香港位處珠江口東岸,是船舶從廣州或珠江流域城鎮出航往粵東、閩浙至吳越必經之路。香港海域既常受海盜倭寇滋擾,又被大航海時代以來的西方列強覬覦。因此明清兩朝政府對這裏的海防都非常重視。除了大鵬和東莞所城的建置,還設立了沿海諸多的營汛、炮台和兵房等。

可惜積弱的清朝終於打不過強大的英帝國,輸掉了香港也同時把這些精心經營的海防設施一一廢棄,成為了我們現在的假日景點和憑吊的古跡。這些海防軍事遺址,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了解香港和民族文化發展的教育基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