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5年便做足100年的中環蓮香樓,終歸還是逃不過結業的命運,從此謝幕〔2022年8月8日結業〕。相比2019年的那次「結業」,今次來得低調而突然,彷彿提醒大家:「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蓮香樓向來以傳統省港式茶樓格局營運,樓下設餅部售賣各式中式餅食,樓上才是飲茶食飯的大廳。那裡是我第一次用焗盅的地方,不知被茶博士教訓了多少回,才領略到用它斟茶的奧妙。古老的雙層圓檯、不鏽鋼造的鴨咀大水壺、標價手寫的花碼……每樣事物,都有故事可以講。四周的字畫,比起陸羽茶室的,向來少人去提,但當中以放在大廳中間的四屏山水連對聯,一直覺得非常「有趣」。
四屏山水和下聯,有款可尋,出自嶺南名畫家梁伯譽先生手筆。山水最後一屏有「戊寅冬月」落款,那是1938年的事。「江翻琴韻助歌聲」,說的是江水翻騰、琴韻不斷,使得歌聲更妙之景象。不過再看上聯的書風,與下聯可謂大相逕庭,肯定出自不同人之手。但難得這些年來大家卻習慣成自然,看順了眼習以為常,是「有趣」之所在也。
這副「對聯」一直令我不解,惟上聯因為只有上款而無署名,少人考證它的故事。不止一位書畫界的朋友曾告余曰:「觀其風格,應是羊城美食家江霞公孔殷太史書法。」但一直未有心神去探究一番。
蓮香樓結業前的數個月,曾相約友人們到此共晉晚膳。開席之先,特意走到上聯前,細看那些閒章,發現有一鈐印頗有印象。逐一從書本找出答案,終在《李景康先生百壺山館藏故舊書畫函牘》中〈江孔殷詩七律二首寫贈李景康〉的書法作品中,見到那枚與蓮香樓上聯一樣的鈐印-「從色界情天幻手學佛」!這可肯定蓮香樓掛出來的上聯,出自江太史手筆了。
上聯的「潭邊霽後多晴景」一語,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舟中夜坐》,描寫水池邊在雨停後的一片天朗佳景。原詩作「多清景」,想必是題贈給食肆,最忌冷「清」,故改之。落款所言的「白香山」即白居易,香山乃其號。而白氏字樂天,與蓮香樓第一代東主顏樂天,名號相同。
說起江太史,可說是粵中傳奇人物。他科舉出身,但也支持革命;支持革命,卻不出仕民國政府,及後潛心鑽研美食,不少名流爭相希望一登太史第品嚐佳餚,成為一時佳話。至今他「發明」的「太史五蛇羹」,依然是不少人的至愛。他也多來往粵港,在東華醫院的禮堂正中,神農氏的木主旁,便有他揮毫的對聯,現在仍可供人欣賞。
中環蓮香樓作為老牌著名食府,相信不少騷人墨客也有大作留下,奈何它數度搬遷,佳作或已多所散失,而江太史與梁先生的對聯,一直留到蓮香的最後時光,見證着它的盛衰。不過今後去向如何,暫時仍是一個謎,無人能夠解答。